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丨深切缅怀李吉林老师
民小编说
从得知李吉林老师离去,到今天已经有一周时间。悲伤与思念之余,我们也在思索,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老师,或许因为她矢志不渝,开创了情境教育的先河,或许因为她和蔼可亲,编织了无数孩子童年的梦……我们永远记得李吉林老师,也唯愿后人不忘初心,带着李吉林老师的愿望,在投身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行。
7月18日,李吉林老师走了
到今天,7天过去了
哀思终将复归平静
但她的离世引起的巨大震动
久久不能平息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前去为她送行
为什么致哀的人把南通城的菊花都买空了
为什么整个教育界都在为她哀悼
为失去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恸哭
在李吉林老师去世的一周里
很多纪念她的文章出现在网络上
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是大量的留言
许多人
只是听过她一堂课
只是听过她一次讲座
甚至只是看过她的书
只是听过旁人说过她的事迹
都在默默流泪
感伤不已
她的去世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副部长孙尧,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等委托专人送来花篮和挽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金波,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湛,在李吉林病重期间前去看望。
有人说,李吉林老师改写了关于小学教师的定义。
李吉林老师的名字会书写在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编年史上,她在教育史上留下的行走的脚印,记录着她人格的完善与人生的丰满。
李吉林是一个奇迹。
她是小学语文教师,没有上过大学,却是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特聘教授。
她主持国家“ 八五”至“ 十一五”计划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她的专著获得教育部第一、二、四届“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个一等奖。
2014年,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给她颁奖。
但在荣誉面前,年近八旬的李吉林十分冷静,她诚恳地说: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这是我的本色。我的任务是教小学生,教好小学生,这是我的本职。
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讲台上的李吉林
上海吴童文化童书总编辑童海青是李吉林老师78级学生。
这两年,她每次去通师二附看望李吉林老师,都会注意到李老师办公室旁边墙上亲手书写的这幅字。这是李吉林老师一生的写照——
童海青1978年到1983年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下简称为“通师二附”)读书(二年级除外),完整地体验到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美好与奇妙。78级也是李老师很厚爱的一级学生,她在很多次讲座、汇报中都引用了他们班的课堂做案例。
图为1981年,78级实验班学生和李吉林老师在一起
图为2018年11月,78级实验班同学们在南通通师二附参加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40周年活动,与李老师的合影
李吉林老师去世后第二天,童海青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她的个人公众号上发出了一篇纪念文章,追忆当年上李老师课的场景。这么多年过去了,讲台上的李老师在她的记忆里还是那么清晰。
那一年,李老师40岁,童海青7岁。
1978年,李吉林老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从这一年开始,她教我们一(1)班语文。她充满热情地教学,带我们体会诗词和课文的情境,启发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感受文章中小主人公的感情和思想,带我们去大自然中看中秋月看蒲公英学会观察、体验、思考和描述。在具体的大自然美好生动的情境中,在无限想象的细腻广阔的思维情境中,我们愉快地玩耍、想象、思考、探索与学习。学习语文,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我们看到的、五官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到的、思维研究到的万事万物,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愉快、奇妙、令人振奋的事情啊!
从一年级的一句话,到二年级的几句话,到三年级的一段话,再到四五年级的小作文、大作文,我丝毫没有感觉到难度,只是一点点递增着我学会表达的快乐和喜悦。四年级时我的一篇写大海的作文《童年趣事》,还被南通人民广播电台选去播放了。同学们的作文也在很多报刊杂志上发表出来。
后来我高分考取了南通中学,又读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保送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读研,然后在上海少儿社工作了多年,编辑儿童文学童书。这些与当初李吉林老师在我心里播撒的文学种子让我对文学与教育产生了强烈热爱是分不开的。
这几年,我特别意识到,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念是那么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在40年后的今天,依然处于中国教育的领先水平……
这是2019年5月初,童海青在南通中医院与李吉林老师的合影照片。那时李老师刚挂完水。看到学生来了,疲惫的她露出了笑容。
在学生眼中,她是引路的恩师,也是陪伴心灵成长的挚友。
生活中的李吉林
日常生活中的李吉林,在学生丁伟看来,是个“可爱的老太太”。
李老师的房间离院子最近,她喜欢早早起床,站在她的槐树下,跟院子里所有的生灵问个早,然后和鸭子们一起晨锻,以最生态的形式开始新的一天。
晚上7:00,李老师已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电视剧也会看,但只看中央一套8:00黄金段的,并且会像其他老太太一样纠结剧情的发展,让人觉得她真是个长不大的儿童。
这个可爱的老太太虽然一生勤奋,却不喜欢挑灯夜战,这几年总是感叹记忆力不如从前,晚上睡在床上,突然冒出的灵感第二天早上常常想不起来,她便在枕头旁放上本子和笔,随时记录,清晨再循着昨夜的思考伏案工作。
我们一周工作五天,李老师工作六天,周六正常上下班。过年,她还是闲不下来,一般正月初二即开始工作。有编写任务,初五初六,李老师就把编写组的老师喊来加班,有时在研究所,有时在李老师家里。为此,李老师的家人,从老公,到儿女,到外孙没少怪过她:自己加班也就罢了,还把老师们喊过来,人家不过年的啊?你知不知道人家会骂你的呀?
我常常忍不住想象,当时的李老师是什么样儿的?委屈得像个孩子,却又辩解不清,自言自语嘟囔几句,然后闷声不吭。
“李老师捧着一颗滚烫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但对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却力求简单随意。”
文化大革命期间,别人忙着革命,李老师学会了服装裁剪,至今仍保持着自己裁衣制衣延续的简朴作风。她不掩饰,这件衣服的布料是在寺街地摊上买的,那条裙子的是城隍庙会上的零料,如果你感兴趣,她会推荐几个“淘宝”的老地方。
1999年李老师获得“王丹萍奖”,而当时恰逢国企深化改革,许多工厂的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成为了下岗工人。她想帮他们的孩子,但又想让孩子们觉得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怜悯,还有尊重。李老师让学校悄悄地整理下岗工人的子女名单,并悄悄地通知来集会。她让孩子们都围坐在身边,给孩子们讲自己的童年故事,告诉孩子们人穷志不穷,她用“王丹萍”奖金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食品大礼包,给每个孩子订了一年的《百家作文》。
李老师钟爱暖色调,其中最爱铁锈红和橘色。这已经成了李老师的标志。当别人穿得灰蒙蒙,冷冰冰时,李老师会忍不住,一定要直言不讳地当面指出,她认为穿衣风格和品味决定了对人对生活的态度,两者都应该明媚灿烂。所以任何时候见到李老师,都是美丽的,同时又是温暖的。
……
这样的生活细节还有很多很多。她平易近人,她很温暖,她的阳光也在感染着身边的其他人。
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
在上周六,我们推送了告别李老师的文章《惜别!送别李吉林老师,今天泪湿了一座城……》,后台收到了很多很多留言,读之让人为之动容。其中一位微信名为“中国大圣”的读者写了一首诗悼念李老师:
沉痛悼念李吉林老师
那一年
我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
在一群孩子殷殷的注视下
我几分羞涩地站在讲台上
用我孩子般的纯真
用我不甘于传统的思想
用我努力拼搏的傻劲
用我不断创设的情境场
带着孩子们一起游戏
带着孩子们一起歌唱
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中秋节那晚上的月亮
带着孩子们一起半夜就守候着初升的朝阳
在平凡中发现伟大
在普通中发现不寻常
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在创造中不停歇地生长,生长
用我固执的样子
陪伴一茬又一茬的孩子
用我坚持的位置
守望着一个又一个希望
就这样
日日夜夜
就这样
寒来暑往
就这样
斗转星移
就这样
放飞梦想
这一年
我是一个八十一岁的孩子
在一群孩子的注视下
用我未泯的童心
化作不竭的力量
倾听小草发芽
守候花儿绽放
我只是一个小学老师啊
却给了我特级的称号
给了我育人楷模做大家的榜样
给了我儿童教育家的头衔
给了我全国基础教育的特等奖
终于
我还是躺倒在病床上
看不到孩子天真的笑脸
听不到教室里的书声琅琅
猜不到孩子们今天又学习了什么新知
想不到孩子们今天又有了几多收获,几多成长
是的
我躺在了病床上
虽然我有一千个不愿意
虽然我有一万个舍不得
但是疾病还是固执地把我控制在病床上
尊敬的医生啊
不要您为我搞特殊
不要您为我讲排场
只要您把我的病床
朝向学校的方向
朝向学校的-方-向——
2019年7月19日,南通市《城市日历》记者裴元凤在送别李老师后,写下一段手记:
送别李老师时,通师二附的很多学生哭了,李吉林老师的弟子们哭了,南通教育界都在缅怀李吉林老师,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老师?
在教育焦虑症横行的今天,或许我们都忘了教育的初心是培养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如今分数成了量化孩子的唯一标准,成绩是学习之本。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功利化掩盖了教育的初心。
怀念李吉林老师,也是怀念她“美是教育磁石”的教育理念,感佩她“我选择了小学”坚守一生的教育初心,她是这个教育过度、教育焦虑症横行的时代一味解药,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孩子成为孩子。
在“江海晚报”公号的一篇文章里,如皋法院老法官郭朝晖的留言写道:“一座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亭台楼榭,更要有属于自己的作家、画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医生……他们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斯人虽逝,精神永存。”
我想,这也许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老师的原因。
最后,我们再从这一组图片中,最后好好看一看李老师。看看她走过的路,看看她工作的校园,坐过的办公桌,亲手写的字,看看她温暖、极富感染力的笑容。
从官地街到育婴堂巷,从中学堂街到建设路,李吉林老师每天就是这样走进通师二附校园,走进儿童的世界。这样一走,就是六十多年。
李吉林老师在《人民教育》杂志2009年第19期《行者的温暖与快乐》一文中写道:“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已奋然前行30年,围绕儿童的发展进行探索、研究,心无旁鹜,从不敢懈怠。30年来,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休息日,无论是寒冬还是盛夏,我也都习惯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工作着,心里觉得特别恬静而清新。因为想的,读的,写的就是‘儿童’两个字。”
这就是李吉林老师的办公室。
情境研究所的小尹说:“李老师写得多,改得也多,她总是在不停地思考。”是的,书桌上随手可见铅笔、水笔写的手稿,仿佛李老师从未离开。那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里藏着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漫漫情境教育研究之路,李老师走得无悔无怨。
从李吉林老师的病房望出去,是她牵挂一生的通师二附校园。每天早上,她都要打开窗户,坐在床上,聆听窗外孩子上学时的熙熙攘攘,聆听学校上下课铃声的清脆嘹亮,聆听通师二附发出的每一丝声响。听到动情时,她还会慢慢从床边站起,看看她最牵挂的儿童。
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是儿童给了李老师慰藉,只要一提到儿童,她的眼中就闪耀光芒,充满力量。
站在巷口,李吉林老师穿着她最喜欢的橙黄色大衣。是的,她喜欢温暖、热烈的颜色,向往慷慨激昂的人生。她曾经说过,她爱溪流的清远,更向往奔腾的涌浪。挥手之间,她与我们告别,在她期待的目光中,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铭记着李吉林教育思路,行走在儿童研究的道路上。
李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文章来源 | 综合《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李吉林》 《愿情境教育之花满山遍野——追思恩师李吉林老师》《李吉林老师78级实验班学生写文字怀念恩师》《南通教育·师恩难忘 丁伟:生活中的李吉林老师》《李吉林:通往儿童世界的行者》《南通一位女老师故去,每一个学生都在落泪,让我们听她最后一课》《因为她,今天通城菊花脱销,南通市民自发前往,送别李吉林》,由人民教育微信公号编辑整理。
微信编辑 | 董筱婷 陈雨禾
责任编辑 | 魏倩
推荐阅读